他穿越到跟自己同名同姓的景泰帝身上! 此时是正统十四年,八月十七日,京师。 虽说原主是临危受命被人捧上的皇位,可一辈子任用贤才,保卫明朝江山,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八年。 最终却被谴责不孝、不悌、不仁、不义。 而他刚好穿进的时间段,就是被百姓捧成皇帝的时候! 监国应该怎么当啊?自己可啥也不懂! 【叮,帝国崛起系统已激活,请宿主打造出一个强大的帝国吧!】 ……
第1章
【脑子寄存处】
正统十四年,八月十七日,京师。
朱祁钰揉了揉发胀的脑袋,努力地睁开双眼,茫然地扫了下周遭的环境:“这里是哪?”
漆红的柱子根根矗立,镂空的雕花窗射入细碎的阳光,眼前古色古香的场景让朱祁钰感到陌生。
朱祁钰有点懵,在迷茫中沉思了许久,然后他就更迷茫了。
记忆如潮水般涌进,让朱祁钰没有丝毫的防备,强势地插入他的大脑,并快速地搅动着。
我居然穿越了!
朱祁钰终于回过神来,他穿越到跟自己同名同姓的景泰帝身上。
这位景泰帝可谓是个悲剧角色,他在大明最危急的关头被大臣们拥立为皇帝。
虽说是临危受命,但朱祁钰任用贤才,保卫明朝江山,使得百姓免遭兵祸,并且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八年。
然而他的结局却很惨,被谴责不孝、不悌、不仁、不义的名义,追谥为“戾”,称为“郕戾王”。
什么是“戾”?
不悔前过曰戾,不思顺受曰戾,知过不改曰戾,简单来说就是朱祁钰终生作恶。
不仅如此,他的家人下场也很惨,唯一的亲儿子因不明原因暴死皇宫,自己的皇后死后坟墓还要被捣毁。
朱祁钰甚至连个正经的庙号都没有,还是南明政权为他平反,然后上的明代宗。
这些遭遇都是因为朱祁钰有个“好哥哥”,那个让大明陷入水深火热的人,朱祁镇。
说起朱祁镇,那真是一个“绝”字,都没办法描述清楚他的离谱。
朱祁镇的主要事迹之一,土木堡之变。
五十万大明精锐,包括四朝元老英国公张辅在内,大明朝堂里的精英文臣武将。
这样的全明星阵容随着朱祁镇御驾亲征,讨伐瓦剌,真是铨条狗都能赢。
可是这货却跟校长一样喜欢微操,仓促准备导致粮草不足,还多次改变行军路线致使人马疲惫。
结果瓦剌仅三万骑兵,就把五十万大明精锐击溃,带过去的文武大臣几乎全灭,身为皇帝的朱祁镇还被俘虏。
土木堡之变也是大明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,自那以后大明的皇帝就开始易溶于水了。
通过整理后的记忆,朱祁钰得知就在两天前,大明刚刚经历土木堡之变,此刻正处于风雨飘摇的阶段。
经过昨天的混乱,作为弟弟的朱祁钰被皇太后放在监国的位置上,暂时代管朝政。
想到这里,朱祁钰有点挠头,他只是个爱在网上抬杠的宅男。
如果光动嘴的话,那朱祁钰指点起来是老母猪戴那啥,一套又一套。
曾创下跟别人抬杠一晚上,有超过上千层不重样回复的记录,江湖人送外号“杠头”。
可真要动手操作,朱祁钰就抓瞎了,这根本不是他所擅长的领域。
穿越成为闲散皇爷,皇帝哥哥把家当全送掉,人还被掳走了。
监国应该怎么当啊?在线等,很急!
就在朱祁钰手足无措的时候,脑海里一道机械般的声音让他愣住了。
【叮,帝国崛起系统已激活,请宿主打造出一个强大的帝国吧!】
听到这话,朱祁钰长舒一口气,说道:“统子,有你在,哥就放心啦!”
虽说朱祁钰并不是喜欢看系统文,但作为穿越者,如果能拥有一个系统,那真是太棒了。
朱祁钰搓了搓手,兴奋地说道:“统子,介绍一下你自己。”
【本系统旨在辅助宿主打造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,宿主可以在华夏历史的皇帝里抽取一位作为模板】
【模板附体以后,宿主可以暂时拥有该模板所有能力,包括生平经历、气质、能力和身体素质】
【每个模板存在时间为半年,时间到需要重新抽取,如需延长使用,则可花费金银之物多保留半年】
【宿主可以在附身期间学习每个模板身上的技能,这些技能不会随着帝王模板而消失】
朱祁钰捣鼓了一会,他终于搞懂自己这个外挂该怎么用了。
简单来说,如果朱祁钰抽到老朱的模板,那他就能让大明官员再次感受到超越死亡的恐惧。
甚至他还可以花钱多续半年,一年的时间足够把大明朝堂换一茬新的了。
而且老朱无论是军事才能、治国能力、领导能力,以及对朝堂的压制力都是几乎拉满的存在。
模板不是用完就没,朱祁钰还能保留一部分模板的能力,以及学习这些皇帝拥有的技能。
对朱祁钰这种什么都不懂的现代人来说,老朱的能力和技能简直就是超级加强。
不过,朱祁钰转念一想,这么多皇帝里面肯定不好的模板,比如西晋那位何不食肉糜。
【宿主如果不想要抽取出来的模板,可以选择花费金银钱财重新抽取,每个季度可重新抽取一次】
听到解释,朱祁钰继续问道:“如果再抽出一个我不想要的呢?”
【如若二次抽取仍不满意,宿主可以再次花费金银之物弃用模板,半年期限内宿主将没有模板加持】
朱祁钰闻言点头说道:“行吧,我先来抽一发,咱也不贪,龙凤猪这三个里面,随便来一个就行。”
【叮,检测到宿主还不是皇帝,模板暂时无法抽取,请宿主先努力成为皇帝吧】
听到这话,朱祁钰瞬间有一种前面的区域以后再来探……
“咳!”
朱祁钰收敛心神,一脸无奈道:“统子,新手大礼包总该有吧,不能让我白板开局呀!”
【叮,恭喜宿主开启新手大礼包,获得技能祖龙的威严·残】
“哎哟,人品大爆发,居然开出我那迷人的老祖宗……哎,残又是什么意思啊!”
原本听到祖龙这两个字,朱祁钰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,毕竟那可是千古一帝,版本答案。
但后面跟着的那个残字,给朱祁钰泼了一盆冷水,让他的心情又落了下来。
【祖龙的威严·残:拥有少许秦始皇嬴政的气势,有小概率镇压朝堂的效果】
看到技能介绍,朱祁钰摸着下巴说道:“其实也还行……个屁呀,狗系统快给劳资补成完整版,不然我¥*@%*”
就在朱祁钰发挥他的喷子属性,对系统进行全方位问候,寝宫的门却被人推开了。
外头走进来一个太监,朱祁钰的脑海里立刻浮现他的身份,心腹太监王诚。
王诚脸上一脸着急,说道:“殿下,该上朝了。”
第2章
午门,左掖门。
“上朝!”
随着内官监太监成敬高声呼喊,以及小黄门的附和,停摆了许久的朝会再次召开。
天还没有亮,文武大臣已经在殿前等候,待查验身份以后入殿上朝。
说起上朝,那真是一件苦差事。
据《大明会典》记载,为了上早朝,大臣们必须午夜起床,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。
凌晨3点,大臣就要到达午门外等候,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,大臣需按次序排好队伍。
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,同时宫门开启,百官依次进入皇宫,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,等待上朝。
这也是点卯的由来,毕竟卯时是早上五点到七点,这个时间点之前,大臣们就要来皇宫上班打卡。
比现代那些早八人更苦比,大明实行的是“早五”,没个好身体还真当不了官。
大臣们一般不敢过卯,毕竟轻则罚俸一个月到半年不等,也就是扣工资。
这还算好的了,如果缺勤严重还会挨板子,也就是打屁股,打到屁股开花那种,那滋味可不好受。
按规矩,朝会一般在奉天门举行,作为监国的朱祁钰还没有资格使用,所以只能在左掖门主持朝议。
左掖门东侧殿,朱祁钰坐在大殿偏左的位置,文武大臣们依次进入殿内。
右都御史赵谦拿着手中黄册大声念道:“禀殿下,朝臣应到187人,实到118人,3人病休。”
朱祁钰闻言皱起眉头,这缺的人数也太多了吧,除去生病请假那3个,有68人缺席这次朝会。
这些大臣就不怕扣工资和打屁股,还是说他们不把他这个监国放在眼里,想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。
但很快,朱祁钰便反应过来,这68位大臣应该是跟他那个人菜瘾大的好哥哥出去秀,结果翻车噶在那边了。
这68位大臣里面,虽然大部分是文官,但武勋可是有张辅、朱能这样的靖难名将。
文官可以一茬接一茬地长出来,但成熟的武将勋贵却非常难培养起来。
土木堡这一仗几乎葬送掉大明绝大部分的武将勋贵,让他们几乎到青黄不接的地步。
大明后期文官掌权,跟土木堡之变以后的文武失衡,脱不开关系。
通报完考勤,群臣俯首高呼道:“吾皇,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令人讽刺的是,这些大臣们行礼的方向并不是皇宫,而是朝着殿外草原的方向。
行礼完毕,众臣殿前站定,接着便进入早朝最重要的“奏事”环节。
按照惯例,每个官员在奏事之前都要先咳嗽一声,这操作又叫“打扫”。
其实就是打个招呼,意思是我要说事了,你们都往后稍稍,别抢我位置。
一声咳嗽过后,翰林院侍讲徐珵出班俯身说道:“臣徐珵有本要奏。”
“臣七岁时得神仙教授星斗之学,近来臣夜晚仗剑在屋顶观星,发现天象异常,荧惑入南斗。”
“荧惑一出,必有战事,所以依臣之见,应该速速南迁以避祸事。”
听到这话,原本还在观察群臣的朱祁钰蹙起眉头,双眼紧紧地盯着徐珵。
对于跟自己同名同姓的悲惨皇帝,朱祁钰已经研究过他的经历无数遍了。
眼前这个徐珵可不简单,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,那便是徐有贞。
景泰八年,那场著名的夺门之变,改名为徐有贞的徐珵就是这场宫廷政变的头号功臣之一。
夺门之变以后,徐有贞接任于谦担任兵部尚书,并被朱祁镇加封为内阁首辅。
朱祁钰一脸玩味地盯着徐珵,笑着问道:“哦,徐卿觉得朝廷应该南迁?”
听到大殿上方传来回话,徐珵以为自己猜到朝廷的意思,连忙抬头对着朱祁钰笑了起来。
徐珵知道面前这位郕王只是监国,皇室现在的实际掌控人是孙太后,南迁估摸着也是她的意思。
想到这,徐珵的笑容更盛,回答道:“臣以为,此事已到十万火急的地步。”
“不如趁着运河水势高涨,顺河乘舟南下,等到达南京以后再做打算。”
说完,徐珵一脸兴奋地看向朱祁钰,整个大殿也响起一阵不小的议论声。
土木堡之变爆发于两天前的八月十五日,最终朱祁镇这个废物点心被俘,五十万大军几乎全灭。
昨日夜里,消息传至京师,一时之间朝野震动,京师人人自危。
不少大臣更是提前将自己的妻儿和财产先行送到南京,甚至有的富商也在转移资产。
就在此时,礼部尚书胡濙冷哼一声,出班奏道:“南迁之议,可笑至极!”
“太宗文皇帝把陵墓安排在京师,就是向子孙表明不再有迁都之意,尔等岂敢动南迁的念头。”
看到有人出声反对,朱祁钰瞬间来了兴趣,以前这种朝堂大戏只能从电视上看到。
现在能观摩真人版,朱祁钰自然不会错过,就是可惜没有瓜子和可乐。
胡濙是明宣宗托孤五大臣之一,建文时期的进士,五朝元老,可谓是资历深厚。
面对重臣胡濙的质问,徐珵毫不在意,微微一笑道:“天象预警,这是天意!”
此时文官还没有做大,皇室的影响力也是在土木堡之变丢失兵权,之后的数十年里渐渐衰退。
因此,相较于礼部尚书胡濙,徐珵更偏向于讨好大明皇室,讨好孙太后。
朱祁钰调整了下坐姿,想要继续添把火,好让自己看清楚朝堂的局势。
他看着下方的大臣们,问道:“可还有附议南迁之策的人吗?”
这话一出,胡濙脸色一黑,而徐珵愈发确信自己猜对皇家的心思,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灿烂。
对于朱祁钰的问话,下方众臣互相对视几眼,随后有十几个人出列,赞同了徐珵的南迁之策。
见此情形,朱祁钰暗自将出列的大臣一一记住,这些人以后可不能委以重任。
毕竟宋朝南迁,置淮河以北军民不顾,导致北方生灵涂炭,丢地失国。
大明经常拿宋朝当反面例子,这些赞同南迁的人都是软骨头,关键时刻绝对靠不住。
更何况大明家大业大,土木堡之变只是朱祁镇瞎搞,再来一次未必会输给瓦剌,因此南迁绝对不可能。
就在此时,一个蓝衣大臣站了出来,语气坚定地说道:“臣兵部侍郎于谦,有本要奏!”